哮喘具有明显遗传倾向,病儿及其家庭成员患过敏性疾病和特应性体质者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哮喘为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已发现许多与哮喘发病有关的基因(疾病相关基因),如IgE、IL-4、IL-13、TCR等基因多态性。但是,哮喘发病率在近30年内明显增高,不能单纯以基因变异来解释,环境因素改变可能更为突出。
诱发因素
呼吸道感染 资料表明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哮喘发作的重要病因,尤以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和副流感病毒为甚。但就全球发病情况来看,
哮喘发病率高的地区却是卫生条件好、较少发生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发达国家。因此有人提出哮喘发病的'卫生学说'(hygeianhypothesis),即新生儿或婴儿期较少接触感染原,而有机会接触过敏原(如尘螨、动物皮毛等)者,日后易发生过敏性疾病和哮喘。反之,新生儿或婴儿期经常发生病毒性呼吸道感染者,日后患过敏性疾病和哮喘的机会明显减少,即使发生哮喘,其症状也较轻。按照'卫生学说'的观点,呼吸道病毒感染仅是哮喘急性发作的诱因,而非病因。这些经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哮喘的患儿实际上已经是特应质个体。
其他诱因 非特异性刺激物(如灰尘、烟、化学气体、油漆、冷空气),气候变化,剧烈运动,食物(鸡蛋、花生和鱼虾等)和药物(如阿司匹林等)均可能成为哮喘急性发作的诱因。
综上所述,哮喘的发病机理可能为:生命早期接触过敏原,促进具有特应质遗传背景的个体的TH2细胞功能 持续性优势发展,形成特异性体质,在包括呼吸道感染、各种过敏原等诱因的刺激下,产生气道高反应性和哮喘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