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离高考仅有10天,这10天怎样将心理状态调整到最佳?家长、学生、学校应该做些什么?

  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在高考前夕最常出现的心理征象是:烦躁、失眠。昨天,厦门某一级达标校教师分析了其中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他总结说,考前的心理调整主要靠自己,不要过分依赖外物或者他人。在精神上依赖外界的人,要有好的应试心理状态是较难的。将高考当成一次普通的模拟考,是最好的应试状态。

  这十天不建议系统复习

  原因:几次的模拟考试后,发现失分点还比较多,不少学生会感到"我还有这么多还没读啊,就这几天了怎么办"的心理,结果越是着急,越不知道从何入手。

  解决办法:学生应该明确:知识永远是学不完的,一张高考试卷也不可能得满分,失分是正常的。

  这10天里,不建议学生对各六学科进行系统复习,时间短,也不可能做到系统复习。建议学生在头脑里回忆各个学科的试卷结构,并总结试卷中各部分题目的解题思路,清楚一张试卷要考哪些题型,要考哪些内容,应该怎样解答。在回顾中结合近两三次的模拟考试,弄清楚自己的主要失分点在哪一部分,有针对性地梳理这部分知识,可适当做几个相关题目;还要弄清楚哪些地方失分是由于非智力因素造成的,比如马虎、表述不规范、审题不认真等,在考试时要特别注意避免非类似的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失分。

  家长关心探问要把握度

  原因:家长、亲友的关心过多,无形中引起考生的压力感和烦躁心理。

  解决办法:考生的临考焦虑,有很大部分是亲友造成的。家长患得患失的心理某种意义上说比学生更多,出于下意识的消除紧张和对孩子关心的愿望,家长经常会鼓励孩子"不要紧张,不要怕",无形中加剧了学生的压力感和烦躁心理。有人打了个比方:"你的孩子现在就像是一个皮球,你不拍他,他很安静,你一拍,他就会弹起来。"对考生来说,最需要的是放松的笑容和安静的学习环境。

  家有考生,亲友的探问、关心也会变得频繁,这同样会加剧考生的压力感和烦躁心理,建议家长尽可能减少亲友对学生过多的探问和关心。但适当的、鼓励性的关心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挑战意识,因此家长、亲友在表达关心与鼓励的时候要把握好"度"。

  复习方法选自己最适合的

  原因:各科任老师对最后10天的复习安排不完全协调,造成考生无所适从。

  解决办法:考前10天,各科教师会提出自认为最有效的复习方法,有的认为要梳理各章节之间的关系,有的建议采用"目录复习法",有的说要将做错的题目整理起来等等,往往让学生无所适从。

  其实,每一种方法都有它的针对性,学生要根据自己平时运用各种方法的有效程度来确定对什么学科、什么内容采取哪一种方法。切忌听说哪种方法好就用。
 

天天健康网美食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