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动脉硬化,其次是脑血管畸形、淀粉样血管病、moyamoya病、动脉瘤、血液病等。正常脑动脉能耐受1500mmHg压力而不破裂,故发生脑出血的动脉基本上均伴有管壁的破坏,特别是有微小动脉瘤或小血管痉挛、局部缺血引起软化后出血。
脑出血后的组织学变化 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 初期:一般在出血后4天内。脑出血急性期出血灶由液态或半液态的红细胞团组成,其中可能含有小块的坏死脑组织,其周边可见出血的瘀点及水肿。数天后,血肿变得更稠呈褐色、出血2 天后,出血灶周围可见多核白细胞。因脑出血的血肿一般均较大,对周围组织挤压,故周围组织常有缺血软化。血肿吸收期:持续5-15天。大约在出血4-10天后.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逐渐被吞噬细胞吞噬。 后期:血肿吸收后,形成胶质纤维瘢痕或中风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