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外科发展
约有70多年的历史,从治疗症状开始,发展到直接供应冠状动脉血液循环的手术,积累了丰富经验。1916年,Jonnesco首先采用交感神经封闭来治疗心绞痛。Mandl主张应用普鲁卡因封闭胸交感神经节4~5对。Swetlow等主张于胸椎旁以乙醇封闭胸神经根的上5对。
1927年Singer提出胸神经根部切除术。但这些方法只是切断痛觉向中枢神经系统输入的通路,消除患者的痛觉,并不能改善冠状动脉血液循环。相反地,由于患者心绞痛暂时缓解,误认为病变好转而不自觉地增加活动量,结果反可促使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的发生,而造成死亡,已被废用。
1933年,Blumgart等提出全甲状腺切除术,以降低体内新陈代谢的方法来治疗心绞痛,但由于甲状腺功能降低同时使血中胆固醇增高,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故此法也被摒弃。
1936年,O'Shaughnessy报告采用大网膜移植于心脏表面,以增加心肌的血流。Beck改用胸小肌和心脏缝合,Cater利用肺和心脏粘连。
1942年,Thompson和Raisberk采用滑石粉置于心包内,使心包和心脏粘连,产生侧支循环,以改善心肌缺血。之后,又有使用石棉粉代替滑石粉的方法。这类利用肉芽组织中细小血管与心肌血管发生交通,但血流量不多,只限于心肌浅层。效果不够满意,很少使用。
1945年,Beck采用降主动脉和冠状静脉窦吻合术:术后3~5周再将冠状静脉窦结扎乒使动脉血逆行灌注增加心肌血液循环,这种方法称为Beck II型手术。
1954年,Beck简化手术,将冠状静脉窦缩扎至口径0.3cm,并于心包内放置石棉粉,称为Beck I型手术,取得-些效果,但也被弃用。
1946年,Vineberg根据动物实验,证实胸廓内动脉种植人心肌内,能与冠状动脉细小分支长期建立吻合,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于1950年应用于临床,获得成功,取得-定效果。
1955年,Battezzati和Glover-先后施行胸廓内动脉结扎术,以增加心肌的血液供应,但远期效果不够满意,也被弃用。
1956年,Bailey等首先应用冠状动脉内膜剥除术以治疗冠心病,获得成功。1963年,Lester等发表切除冠状动脉狭窄段,用大隐静脉移植于冠状动脉之间的试验报告。
1960年,Sabiston等首先施行冠状动脉旁路术,但因脑血管意外死亡。
1964年,Garrot以自体大隐静脉移植于升主动脉和冠状动脉狭窄段的远端之间,获得成功,移植静脉七年后仍通畅,但未报道。
到 1967年,Favaloro等重复推广这种手术,成为目前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