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治疗上,适宜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的不同而采用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先攻后补、先补后攻、攻补兼施等治疗手法,切不能一攻到底或只知补虚而忽视疏导痰瘀。
冠心病的中医辨证,可归纳为如下:
心阳亏虚,气滞痰阻气机:表现为胸闷、头痛、心悸、气短、面色苍白或黯滞、肢冷畏寒、自汗、小便清长、大便稀薄、舌胖嫩苔白润、脉缓滑或结代。
心阴虚损,痰阻气机:表现为心悸、心痛、憋气、口干、耳鸣、眩晕、盗汗、夜睡不宁,夜尿多、腰酸腿软、舌嫩红苔薄白或无苔、脉细数而促或细湿而结。
在治疗上,适宜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的不同而采用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先攻后补、先补后攻、攻补兼施等治疗手法,切不能一攻到底或只知补虚而忽视疏导痰瘀。
心阳亏虚:心阳不足为心气不足的重症。古人说:“心包相火附于命门。”心阳不足的根源乃是命门火衰,立方以附子(用量为10g左右,本品有大毒,不可多用)、桂枝益肾中真火。《名医方论》说:“火少则生气,火壮则食气”,故不用肉桂而用桂枝,且附、桂用量不大、其意思在于微微生火,以防过燥伤阴。补气之品多用红参(最好是高丽参或吉林参)。冠心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脉瘀阻,所以多配以红花、桃仁、丹参等活血化瘀药。在活血化瘀的同时,还应注意理气、行气,意在调整脏腑的切机以调理气血,去瘀生新。冠心病人的血瘀既可因寒而凝,也可因热而结。寒凝瘀久且可化热。凡热结而瘀或瘀久化热者,如仍用温通之品,必然助热伤阴。而应凉血化瘀,其意在于护阴。此外,冠心病患者亦有不同程度上的痰浊阻滞,故往往采用芳香化浊、温化痰饮的法半夏、陈皮、天南星、蔻仁、春砂仁。但如蕴久化热者仍用温化之品,必助热伤阴,此时必须清化。
心阴虚损:冠心病者多见于老人,而老人常见素体阴虚。在病变过程中,多易出现阴虚尤其是肾阴虚的症候,久之阴损气伤,或气虚津液生成不足,都可出现气阴两虚的症候。因而适宜采用益气养阴的方法治疗。五味子、太子参、白芍、麦冬、石斛均为常用益气养阴之品。虽药味不多,而兼有补气、清热、滋阴、敛阳四法。养阴能增加气血的来源,益气能行血,故益气养阴的同时,又能促进活血化瘀的作用。太子参、五味子、麦冬为生脉散,根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生脉散有稳定而持久的强心作用,对已经被损伤的冠状动脉内壁有修补作用,同时还能稳定正常的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