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严重表现,而心理社会因素与心肌梗塞的发病密切相关。据我国有关资料显示,有1/3~1/2的心肌梗塞病例发病前有程度不同的社会心理因素,其中情绪激动或心理紧张及体力劳动最为多见。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据大量的研究表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与许多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有关,包括遗传、高血压、高血脂、大量吸烟、酗酒、肥胖、活动过少、A型行为类型、 社会关系不协调和焦虑、抑郁等因素。

脂质代谢紊乱、血液动力学改变和动脉管壁本身的变化是冠心病发生的直接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可通过神经内分泌中介机制影响这三种过程,从而影响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许多研究表明,在工作时间过长、负担过重、担任两种以上不同的工作等心理应激情况下,均可能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

国外研究把人的行为方式分为A型和B型。A型具有以下特征:①为取得成就而努力奋斗;②有竞争性;③易不耐烦;④有时间紧迫感;⑤言语和举止粗鲁;⑥对工作过度地保证;⑦有旺盛的精力和过度的敌意。B型则不争强好胜,做事不慌不忙。 研究表明,冠心病与A型行为有关。在美国冠心病患者中60%属于A型。

天天健康网美食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