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大便性状易于作出临床诊断。按照腹泻的病期和症状的轻重,作出分期、分型;并判断有无脱水及脱水的程度与性质、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注意寻找病因,如喂养不当、肠道内外感染等。
(一) 诊断依据
1.大便性状有改变,呈稀便、水样便、粘液便或脓血便。
2.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
(二) 根据病程分为
1.急性腹泻 -- 病程在2周以内。
2.迁延性腹泻 -- 病程在2周至2个月。
3.慢性腹泻 -- 病程在2个月以上。
(三) 根据病情分为
1.轻 型 无脱水、无中毒症状。
2.中 型 轻至中度脱水或有轻度中毒症状。
3.重 型 重度脱水或有明显中毒症状。
(四) 病因学诊断
1.感染性腹泻
(1) 急性肠炎可根据大便性状、粪便镜检、流行季节及发病年龄估计最可能的病原,以作为用药的参考。
流行性腹泻水样便多为轮状病毒或产毒性细菌感染,尤其是2岁以下婴幼儿,发生在秋冬季节,以轮状病毒肠炎可能性较大;
发生在夏季,以 ETEC 肠炎可能性大。
如粪便为粘液或脓血便,应考虑侵袭性细菌感染,如 EIEC 肠炎、空肠弯曲菌肠炎或沙门菌肠炎等。
(2) 有条件的单位应进行细菌、病毒及寄生虫等病原学检查。
大便镜检有较多白细胞者可做大便细菌培养;
疑为病毒性肠炎者可取急性期( 发病3天以内) 大便滤液或离心上清液染色后用电镜或免疫电镜检查;还可用免疫学的方法(如ELISA,固相放射免疫法等)检测粪便中病毒抗原,血清中特异性抗体。
病毒RNA凝胶电泳,可直接从粪便中提取RNA,按特征性RNA图谱进行轮状病毒电泳分型,有长型和短型之分。
各种病原肠道感染患者的血清学检查虽对临床帮助不大,但对流行病学调查和回顾性诊断颇有意义。
病原明确后可按病原学进行诊断,如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空肠弯曲菌肠炎、轮状病毒肠炎等。
(3)流行性腹泻 多发生于产科的新生儿室,系消化道感染致病性大肠杆菌或病毒所致。传染性强,易暴发流行。患儿每天排便十余次,呈黄水样便,渐变绿色且酸臭,无黏液或脓血,容易发生脱水及酸中毒。应该及时隔离、纠正脱水和酸中毒,细菌性感染者应选用有效的药物做针对性治疗。
(4)外感腹泻 又称胃肠性感冒。冬季因受风寒,夏季因受暑湿都可使小儿发生胃肠功能紊乱,胃肠道蠕动增快而引起腹泻。外感风寒所致腹泻以鼻塞、流涕、发热、恶寒、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伴大便次数多而清稀为其特点,在治疗外感的同时,可以适当服用收敛止泻药。治外感风寒可选用甘和茶、神曲茶等,治外感暑湿可选用藿香正气水、六一散等。
2.非感染性腹泻
根据病史、症状及检查分析可诊断为食饵性腹泻、症状性腹泻、过敏性腹泻等。
学步婴儿腹泻 多见于6个月到3岁的婴幼儿,因忌油而引起腹泻。大便每日3~4次,少数病儿每日可达10余次。一般上午次数比下午多,尤其早晨必有一次,其大便量多且干,以后几次大便或稀薄或黏稠。除大便次数增多,其他无异常。这种腹泻为自限性疾病,只要调整食谱,不需特殊治疗也会好。
惊吓性腹泻 婴儿因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受惊后容易造成消化系统的功能紊乱而腹泻。以患儿惊惧不安、睡中容易惊醒为该病的特点。其便稀如水,一日数次,黄色无味,一般无须特殊治疗,饮食起居多加注意即可。
饥饿性腹泻 小儿因进食过少,饥饿状态下肠道蠕动增加,肠道消化液增多,于是形成腹泻。其特点是排便次数多而量少,为黄绿色或棕色黏液便,便中主要成分为无气味的肠消化液。对此类腹泻治疗不要操之过急,应适当给予消化酶(如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及多种维生素以增强体质,改善胃肠功能。
蛔虫性腹泻 蛔虫分泌的毒素或死亡虫体崩解产物刺激肠壁,使肠蠕动增强或肠黏膜水肿所引起。多发生于2~5岁小儿,每日稀泻2~4次,多为水样或不消化的食物残渣,伴阵发生脐周轻度疼痛,做大便镜检可见蛔虫卵。治疗原则为驱蛔止泻,蛔除泻自止。
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 又称发酵性消化不良。为进食淀粉、糖类食品过多而引起。粪便量多成堆状或糊状,伴有很多泡沫,有酸臭味,颜色黄绿,一日数次,并且多伴有腹胀、肛门排气多等现象。患儿应少吃糖,多饮水,以减轻肠道负担。同时可选服食母生、胰淀粉酶、多酶片,或用谷麦芽煎水喝,以助消化,一般在1~2天内即可恢复。
蛋白质消化不良 又称***性消化不良。由于过量摄入鸡蛋、鱼、肉等动物蛋白质所致。大便次数不多,呈黄褐色稀水便,有奇特的臭鸡蛋气味,或伴有腹胀、恶心、呕吐,患儿必须控制动物蛋白质的摄入,多吃蔬菜及菜汤,同时吃些山楂片,或将鸡内金焙干研末吞服,还可服用胃蛋白酶、多酶片等助消化的药物。
脂肪消化不良 又称脂肪泻过食油类食物所致。大便次数不多,颜色灰白,形状稀如粥,带泡沫,含有较多的奶瓣,甚至外观呈油乳糜状,粘在手上有油腻之感。患儿必须吃得清淡,或喝点炒米茶(大米炒黄后煮成米汤),以帮助脂肪的消化与吸收。倘若因母乳喂养引起的腹泻,而小儿生长发育并未受到影响,则喂乳可照常,待宝宝添加辅食后腹泻会自然好转。
(五) 脱水的评估
根据临床表现、血液电解质及二氧化碳结合力测定,判断脱水程度、性质、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