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的临床表现介绍
(一) 胃肠道症状
以腹泻为主,病因不同,症状轻重不等。轻者多因饮食因素或肠道外感染所致。
腹泻每日 5~10 次,大便含水分不太多,呈黄色或黄绿色,稀水状或蛋花汤样,有酸臭,可混有少量粘液及奶瓣。重者多为肠道内感染所致,腹泻频繁,每日大便10次以上,多者可达数十次。大便量也较多,常向外溅出,水样或蛋花汤样,黄绿色,混有粘液,亦可有脓血便。
小儿在排便前常腹痛不安、啼哭;排便后往往较为安静。
轻者偶有呕吐或溢乳,量少,重者可频繁呕吐,甚至吐出咖啡样物。
严重者可发生腹胀及中毒性肠麻痹。
(二) 全身中毒症状
轻者可不明显,重者表现高热。精神萎靡。烦躁不安,进而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三)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症状
1.脱 水
因吐泻丧失体液过多或摄入量减少所致,由于脱水的程度和性质不同,临床症状亦不一致。
(1) 脱水程度
即累积的体液损失。一般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如前囟眼窝凹陷程度,皮肤弹性丧失程度,循环情况,尿量等进行综合估计。重型腹泻多有中度以上脱水。
轻度脱水:
失水量约为体重的 5%( 50ml/kg ),患儿精神稍差或不安,皮肤稍干燥,弹性稍差,眼窝、前囟稍凹陷,哭有泪,口腔粘膜干燥,尿量稍减少。
中度脱水:
失水量约为体重的 5%~10%( 50~lOO ml/kg ),患儿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皮肤苍白、干燥、弹性较差,眼窝、前囟明显凹陷,哭时泪少,口腔粘膜干燥,四肢稍凉,尿量明显减少。
重度脱水:
失水量约为体重的 10%以上( 100~120 ml/kg ),患儿呈重病容,精神极度萎靡,表情淡漠,昏睡甚至昏迷,皮肤发灰、干燥、弹性极差,眼窝及前囟深陷,哭无泪,口腔粘膜极干燥,唇干燥或干裂,皮肤出现花纹,脉细速,血压下降,四肢厥冷,心音低钝,尿量极少或无尿。
(2) 脱水性质
腹泻时水和电解质大量丢失,由于二者丢失的比例不同,可发生等渗、低渗或高渗性脱水,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血钠测定判断脱水性质。婴幼儿腹泻以等渗及低渗性脱水多见。
2.代谢性酸中毒
重型腹泻多有代谢性酸中毒,往往脱水越重,酸中毒也越重。
其发生原因是:
腹泻时大量碱性物质随大便丢失;进食少和肠吸收不良,摄入热量不足,体内的脂肪氧化增加,故酮体生成增多;脱水时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循环迟缓,组织缺氧引起乳酸堆积;肾血流量不足,尿量减少,体内酸性代谢产物排泄受阻。根据临床表现和血浆C02CP的测定来判断酸中毒的程度。
3.低钾血症
胃肠道分泌液中含钾较多,腹泻粪便中含钾量 17.9 土 11.8 mmol/L,故呕吐和腹泻可大量失钾;进食少,钾摄入不足,肾脏保钾的功能比保钠差,在缺钾时尿中仍继续排钾。故腹泻患儿都有不同程度的缺钾,尤其是久泻和营养不良的患儿,缺钾更为明显。但在脱水、酸中毒未纠正前,体内钾总量虽然减少,测血钾则不一定降低。这是由于脱水时血液浓缩,酸中毒时钾由细胞内向细胞外转移,以及尿少而致钾排出量亦少之故。
当输入不含钾的液体时,随着脱水的纠正,血钾被稀释,酸中毒被纠正和输入的葡萄糖合成糖原,钾由细胞外向细胞内转移;利尿后钾排出增加;而且还从腹泻粪便中继续失钾,因此血钾继续降低,一般当血钾低于 3.5 mmol/L 时,即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低血钾症状。
4.低钙和低镁血症
腹泻患儿进食少,吸收不良,从粪便中丢失钙、镁,可使体内钙、镁减少,但一般多不严重。腹泻较久或有活动性佝偻病的患儿血钙较低,但在酸中毒时,由于血液浓缩和离子钙增加,可不出现低血钙的症状。输液后钙被稀释和酸中毒被纠正,离子钙减少,易出现手足搐搦或惊厥。
极少数久泻和营养不良的患儿偶有缺镁症状,常发生于钠、钾都恢复正常以后,当输液后出现震颤、手足搐搦或惊厥,用钙剂治疗无效时,应想到缺镁的可能。
(四) 几种主要病原所致肠炎的临床特点
1.轮状病毒肠炎( Rotavirus enteritis ) 我国自1979年北京首先发现轮状病毒为小儿秋季腹泻的主要病原后,随后全国各地均有报道。其临床表现特点有:
① 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多在秋冬季节,故又称秋季腹泻。
② 多见于6~24个月的婴幼儿。
③ 起病急,常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一般无明显的中毒症状。多数患儿在病初即发生呕吐,随后大便次数增加,每日10次左右。量多,呈水样或蛋花汤样,有少量粘液,无腥臭味。腹泻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病程 5~7 天,少数较长。
④ 大便镜检常无异常发现,培养无致病菌生长;感染后 1~3 天大便中即有大量病毒排出,此时取粪便的滤液或离心上清液染色后用电镜或免疫电镜检查,可发现轮状病毒,血清抗体一般在感染后3周上升。
2.埃希大肠杆菌肠炎 气温较高的季节发病率较高,以 5~8 月份多见。
(1) ETEC肠炎
潜伏期约 1~2 天,起病较急,病情轻重不一,轻者大便次数稍增,大便稀烂;重者腹泻频繁,量多,呈蛋花汤样或水样,混有粘液,但镜检偶见白细胞。多有呕吐,可发生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一般无发热,或仅有低热,病程约 5~10 天。
(2) EPEC肠炎
EPEC是最早认识的一组致腹泻性大肠杆菌,为婴幼儿腹泻暴发或散发流行的主要病原菌。50~60年代我国曾发生EPEC肠炎流行,近十多年来流行已明显减少,但病房内新生儿、婴儿及托儿所仍常有暴发流行。临床表现与ETEC肠炎基本相似,常无法区分。
(3) EIEC肠炎
潜伏期 18~24 小时,起病急,发热可达40℃,频泻,大便常带脓血。有恶心、呕吐、腹痛,可出现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甚至休克。临床症状与菌痢不易区别,需要作大便细菌培养。
3.空肠弯曲菌肠炎
多发生于夏季,6个月至2岁小儿的发病率最高,家畜和家禽是重要的传染源,经消化道传染。主要临床症状为腹泻,一般少于10次/日,粪便呈水样,粘冻样或脓血便,可有恶臭。
发热者较多,并有腹痛、乏力、头痛、呕吐等。由于腹痛及便血,可误诊为肠套叠。
粪便镜检常难与菌痢鉴别。将粪便涂片,采用1%碱性晶红水溶液染色后镜检,可快速找到空肠弯曲菌。
4.鼠伤寒杆菌肠炎
已成为小儿感染性腹泻最重要的病原之一。该菌在外环境中生活力强,耐药性强,不易被杀灭,且传染性强,常引起医院内交叉感染及局部流行。全年均有发生,以6~9月份发病率最高,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主要侵袭体弱小婴儿,尤其是新生儿,不少是在原发病基础上继发感染。
经口感染。潜伏期一般8~24小时,多为胃肠炎型及(或)败血症型。主要症状为发热和腹泻。体温多在38~39℃,热型不规则。
腹泻每日6~10次,严重者达30次以上。大便性状多样易变,可为黄色或绿色稀便,水样便、粘液便或脓血便。部分新生儿间歇排出白色胶冻样便,乃由于总胆管和十二指肠乳头部炎症性水肿,使胆汁流出受阻所致。大便均为腥臭味。常伴有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不适。
病情轻重不一,轻者排出数次不成形大便后随即痊愈;重者腹泻频繁,迅速出现脱水酸中毒及严重中毒症状,并发败血症,甚至发生休克或DIC。年龄越小,并发症越多且严重。 一般病例的病程约2~4周,半数患者排菌约2周,少数达2个月以上。
5.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
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可散发或暴发流行,多累及婴儿及儿童。动物是重要的感染源,主要通过粪-口感染,亦可由动物或人直接传播。不同年龄患者的常见症状有所不同。
5岁以下患儿以腹泻为多见,临床表现与其他侵袭性肠道病原菌所致者不能区别。大便水样、粘液样或脓样,含有大量白细胞。部分患儿大便带血。
大多伴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呕吐和较严重的腹痛,甚至与阑尾炎相似。
本菌亦常引起咽炎和 颈淋巴结炎。由产肠毒素的菌株致病者,可出现频繁水泻和脱水,病程一般1~3周,少数可延续数月。
6.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
多继发于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引起菌群失调,导致金葡菌在肠道内大量繁殖,侵袭肠壁和产肠毒素致病。
主要症状为腹泻,轻者日泻数次,停药后逐渐恢复。重者腹泻频繁,每日可达10~20次或更多。大便有腥臭味,黄或暗绿色,似海水样,粘液较多,有伪膜排出。少数有血便,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伴有腹痛,常有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如发热、恶心、呕吐、乏力、谵妄、甚至休克。
大便镜检有大量白细胞和成堆的革兰阳性球菌,大便培养有金葡菌生长。
7.伪膜性结肠炎( Pseudomembranous colitis,PMC )
与应用抗生素有关,故又 称抗生素相关性伪膜性结肠炎( Antibiotic associated pseudomembranous colitis,AAPMC ),已证明主要由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引起。
该菌为正常肠道菌群,在应用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头孢菌素、青霉素类等抗生素后,肠内微生态学发生变化,促使该菌过度增殖产毒而致病。其所产生的p毒素可致肠粘膜坏死。
病变主要在结肠,小肠亦可受累,肉眼可见粘膜水肿,脆性增加,并有边缘隆起的斑块样的伪膜覆盖于粘膜上。伪膜由多核白细胞、炎性白细胞、纤维蛋白及破碎细胞组成。伪膜脱落后,粘膜下层暴露,可有出血,但无明显炎症反应,与细菌性痢疾和溃疡性结肠炎不同。
主要症状为腹泻,轻者大便每日仅数次,停抗生素后很快恢复。重者频泻,大便初为水样,继之为脓性粘液血便、海苔状墨绿色稀便等,常有伪膜排出,有恶臭。腹泻时常伴有下腹痉挛性疼痛,可有发热、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
大便涂片或厌氧菌培养可见致病菌。
8.白色念珠菌性肠炎
有营养不良或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史,口腔内常有鹅口疮。
大便次数增多、稀黄、泡沫较多、带粘液,有时可见豆腐渣样细块(菌落),大便镜检可见真菌孢子和菌丝,真菌培养可获得阳性结果。
病程多迁延。
(五) 迁延性和慢性腹泻
多与营养不良和在急性期未彻底治疗有关,以人工喂养儿多见。
营养不良时胃酸及消化酶分泌减少,酶活性降低,消化功能障碍,肠道下部细菌易于上移和繁殖,分解食物使其发酵和***以致腹泻迁延不愈。严重营养不良患儿其肠粘膜萎缩,感染性腹泻时肠粘膜上皮细胞受损害,双糖酶尤其是乳糖酶缺乏,有时恢复较迟,甚至达1个月以上。
全身或消化道局部免疫功能低下,肠道内原有感染不易清除,小肠内细菌易于繁殖。常伴有皮肤、泌尿道、呼吸道和中耳等继发感染。病程久者,营养状态、消化及免疫功能更为降低,形成恶性循环。
此外,长期滥用抗生素引起肠道菌群失凋,亦可发生迁延性或慢性腹泻,如白色念珠菌感染,梨形鞭毛虫感染等。
凡迁延性或慢性腹泻患儿应从病史、临床表现进行系统的病因分析和必要的检查,如检查大便中有无真菌孢子和菌丝、梨形鞭毛虫的滋养体和包囊、隐孢子虫囊卵等,以确定病因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