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原标题:风、痰痫症中医治疗方剂(1)。

风、痰痫症中医治疗方剂:

1. 参功饮(《活幼心书·痫症》)

药物组成:人参 紫苏 前胡 干葛根 制半夏 赤茯苓 枳壳 陈皮 炒桔梗 甘草

临床应用:此方适用于因外感风邪诱发或加重者。

2. 三圣散(《儒门事亲·卷十二》)

药物组成:防风90g 瓜蒂90g 黎芦7.5-30g

临床应用:上药3味,各为粗末。每服约15g,以韭汁300ml,先用200ml,煎3-5沸,去韭汁,次入100ml,煎至3沸,却将原煎韭汁,同一处煎2沸,去渣澄清,放温,徐徐服之。不必尽剂,以吐为度。主治浊痰壅胸中,上逆时发。

3. 定痫丸(《医学心司·卷四》)

药物组成:明天麻 川贝母各30g 胆南星15g 半夏30g 陈皮21g 茯苓30g 茯神30g 丹参60g 麦冬60g 石菖蒲15g 远志21g 全蝎 僵蚕 真琥珀各15g 辰砂9g

临床应用:上药15味,用竹沥100ml,姜汁20ml,再用甘草120g熬膏,和药为丸,如弹子大,辰砂为衣。每服6-9个,照五痫分引下:犬痫,杏仁5枚,煎汤化下;羊痫,薄荷1g,煎汤化下;马痫,平冬6g,煎汤化下。每日2-3次。治五痫。

4. 柴胡达原饮(《重订通俗伤寒论》)

药物组成:柴胡5g 生枳壳5g 川朴5g 青皮5g 炙甘草2g 黄芩5g 苦桔梗3g 草果2g 槟榔6g 荷叶梗10g

临床应用:本方以宣湿化浊,透达膜原为法,临床多用于痰湿中阻之痫证。

5. 白羊鲜汤(《千金要方》)

药物组成:白鲜皮 蚱蝉 大黄 甘草 钩藤皮 细辛 牛黄 蛇蜕皮

临床应用:方中白鲜皮、钩藤皮、蚱蝉、蛇蜕皮可祛风熄风而止痉;牛黄、大黄清热通腑以降逆平肝;甘草调和诸药;细辛引诸药直达巅顶,其走而不守,可以帮助散风,在治风痫中有重要作用,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6. 天竺黄(《太平圣惠方》)

药物组成:天竺黄 牛黄 知母 赤芍药 犀角悄(现已禁用) 钩藤 玄参 桔梗 龙骨 川大黄 白僵蚕 茯神 槟榔 蜣螂

临床应用:此方除风止抽外,尚有清热、平肝、通降的作用,风痫夹热者之宜。

7. 天麻散(《普济方》)

药物组成:天麻 炙防葵 珍珠末 天竺黄 威灵仙 蜣螂

川芒硝 牛黄

临床应用:是熄风止抽、通下降浊之妙方.可以治疗风痫夹滞患者,但脾虚脾泻者禁用。

8. 钩藤饮(《普济方》)

药物组成:钩藤 黄芩 炙甘草各15g 石膏 龙脑各30g 升麻1g 蚱蝉1枚

临床应用:共捣筛,每3g,以水7分,入竹叶3片,同煎取4分,去滓,分温3服。至夜令尽,7岁全剂,3-4岁半剂。

9. 乌蛇散(《普济方》)

药物组成:生乌蛇梢 白附子 半夏 人参 天麻 全蝎 羌活 白僵蚕 石菖蒲 川附子

临床应用:专治一切风痫、角弓反张、抽搐等症。本方除熄风止痉作用较强之外,尚有补气助阳之品,对兼阳气不足之风痫尤宜。

10.五生丸(《证治准绳·类方·卷五》)  药物组成:南星 半夏 川乌 白附子各30g 大豆7.5g

临床应用:上药5味,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5丸,不过7丸,姜汤下。

天天健康网美食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