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见于小儿各年龄时期,多见于1—5岁小儿,男女发病数无差异,春季发病数较高,急性型患儿于发病前13周常有急性病毒感染史,如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腮腺炎、水痘、风疹、麻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偶亦见于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或接种结核剧素之后发生。大多数患儿发镇前无任何症状,部分可有发热。患儿以自发性皮肤和粘膜出血为突出表现。
除作血常规外尚需查血小板计数(急性型一般低于20×109/L,慢性型多在(30~80) ×109/L之间)并注意观察血小板形态,出、凝血时间,血块收缩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表面相关免疫球蛋白(PAIg)测定,抗人球蛋白试验,补体测定,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骨髓象检查。并酌情定期复查。有条件时行核素51Cr标记血小板,检测血小板的寿命及其滞留破坏场所,供脾摘除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