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很多肾病患者称不知不觉中发展到了尿毒症。据统计,我国每百万人口中,每年约有100人死于尿毒症。引起尿毒症的疾病很广,各种肾脏病的晚期都可以出现,慢性肾小球肾炎是最常见的一种。其次是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其中包括慢性肾盂肾炎、药物性肾病等。其它包括继发性系统性疾病,常见的如狼疮性肾炎;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痛风等;慢性尿路梗阻;先天性肾脏病,如多囊肾、遗传性肾病等。
尿毒症是上述疾病导致肾功能衰竭晚期所发生的一系列症状的总称。慢性肾功能衰竭症状主要体现为有害物质积累引起的中毒和肾脏激素减少发生的贫血合骨病。早期最常见的是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进入晚期尿毒症阶段后,全身系统都会受累,出现心力衰竭、精神异常、昏迷等严重情况,危及生命。过去认为尿毒症是不治之症,自本世纪20年代之后开展了透析方法及肾移植手术,使尿毒症病人的寿命得以明显延长,因此,人们习惯称尿毒症为“不死的癌”。
尿毒症作为“不死的癌”,就深深地体现了“癌症”给人们带来的痛苦,更提示了尿毒症的难治性。唯一比癌症有“优势”的地方就是“不死”。透析和换肾技术的出现,确实解决了尿毒症的一些危机症状,延长了一些患者的寿命,但却最终并没有解决“癌”的特点——痛苦和难愈!也并没有真正的解决“不死”的难题!
一、尿毒症形成过程与肾固有细胞的密切关系
人们把尿毒症比作“癌”,还有一点相像的地方,那就是尿毒症患者体内毒素的不断积聚与癌细胞扩散的危害一样,都给人的全身及各个脏腑带来严重的危害,直接或间接的导致人类死亡。其实人体本身就是由无数的细胞组成的,细胞是在一定条件下不断生成、工作、衰老和死亡的,就是人体组织细胞的更新。癌是因为人体正常细胞在病理因素诱导下变异、增生及恶化所致。最终导致尿毒症的是肾脏发生纤维化及瘢痕组织的形成,瘢痕组织的形成是大量细胞外基质沉积所致,而这些大量细胞外基质是由于肾间质内肌成纤维细胞释放。因此,尿毒症的产生与肾脏固有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有着直接的关系。
另外,人体的组织或器官要维持一定的功能,就要维持一定的结构和生理平衡,因为结构改变,功能就会发生变化。而要维持一定的功能,就需要有相应的结构。正像汽车能奔跑与发动机的关系一样,发动机坏了,肯定不能再奔跑,而汽车要想永远能奔跑,就要保证发动机永远不坏。尿毒症的产生,主要体现在肾脏的排泄功能障碍或消失,而肾脏排泄功能障碍是肾小球基底膜结构和滤过功能改变所致。追根揭底,肾小球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是组织细胞功能发生改变,细胞功能的改变是各种致病因素侵害所导致。
在各种肾病发展到尿毒症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肾脏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各种导致肾病的致病因素,首先损伤的是肾脏固有细胞中的肾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上皮细胞和系膜细胞,或者肾小管上皮细胞,引起炎症细胞浸润,发生炎症反应,释放致肾毒性因子。这些致肾毒性因子,使肾固有细胞发生表型转化,尤其是间质成纤维细胞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使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多,降解功能减弱,导致大量细胞外基质(ECM)在肾组织内沉积,最终形成瘢痕组织,肾功能丧失,最终出现尿毒症症状。细胞的损伤参与了尿毒症形成的全过程!
二、修复受损的固有细胞,有效阻止尿毒症的发生
由上可知,肾内细胞的损伤贯穿了肾病纤维化发展的始末,是最直接的“受害”者。它们占据了肾病至尿毒症过程的各个“关节”,恢复它们的功能应是恢复肾脏和阻止肾病发展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
当前在肾病治疗的药物中,最常用的是激素类和细胞毒类药物,主要来抑制和消除肾病过程中的炎症反应,以及免疫损伤等,但对细胞功能的恢复有着很大的不足。中医中药则与西药不同,在这方面却有着很大的优势。药物配伍合理,能够以中药特有的复杂、多样的活性成份,恢复细胞功能。石家庄肾病医院依据多年的中西医临床肾病治疗经验和高科技的微化技术制成了微化中药,形成了微化中药渗透阻断肾脏纤维化疗法。
微化中药治疗肾病以抓源头、扩血管为主,扩张各级肾动脉,改善局部微循环,减轻对固有细胞损伤,同时激活和恢复受损肾脏固有细胞的代谢功能,使细胞的功能恢复正常;微化中药还能为受损细胞区补充大量所需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和所需的蛋白质,加速完成细胞的修复和更新。在对受损细胞修复的过程中,对固有细胞表面活性灭活,对炎症反应释放的致肾毒性因子灭活,切断和消除了炎症反应,使细胞不再继续受损。肾固有细胞功能得到恢复,那么由细胞构成的肾小球基底膜和肾小管结构就能恢复正常,相应的滤过功能、重吸收功能随之得到恢复,肾潜血、蛋白尿消失。肾病早期康复也就不会再发展到尿毒症。
三、促进肌成纤维细胞凋亡,调节ECM生成和降解平衡
一旦肾病在早期或炎症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和治疗,损伤到肾间质的成纤维细胞,那么间质成纤维细胞将发生表型转化。尤其是它们转变成肌成纤维细胞,将会释放大量的细胞外基质(ECM)。ECM大量沉积,形成瘢痕,取代正常肾组织就形成尿毒症。此时的治疗要以促进肌成纤维细胞凋亡,调节ECM生成和降解平衡为主。
此时,微化中药仍然以强大的扩血管、抗炎、抗凝、降解作用为主。通过扩血管、抗炎、抗凝作用阻断炎症恶化链,阻断所引发的肾脏纤维化的进展。其中的灭活功能,有效的对肾间质中的成纤维细胞表面活性灭活,使其不再释放致肾毒性因子,不再转化成肌成纤维细胞,促进肌成纤维细胞的凋亡。这样经过较长时间的治疗,使ECM的合成不再增多。
由于大量细胞的损伤,组织功能也会发生变化,组织中对ECM具有降解作用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生成与降解活性下降,组织抑制因子(TIMPs)对降解的抑制能力增强。导致MMPs/TIMPs动态平衡失调和ECM合成与降解平衡功能失调。对此,微化中药除以扩血管、抗炎、抗凝功能来恢复细胞和组织功能外,最重要的是发挥降解功能,调节以上两个平衡,促进ECM降解。
在降解功能机制中微化中药主要作用如下:
1.以活性物质激活MMPs酶原激活因子活性,促使MMPs酶原生成MMPs;
2.抑制TIMPs的生成,降低其活性,阻止其对MMPs生成的抑制;
3.激活丝氨酸蛋白酶中的凝血酶原激活因子(PA),促使凝血酶原生成凝血酶。加速对MMPs的合成;
4.抑制凝血酶抑制因子(PAI),促使PA的活性增加;
5.激活纤溶酶原生成纤溶酶;
6.抑制纤溶酶原抑制因子的活性,加速纤溶酶的生成。
通过以上六大作用,使肾内MMPs/TIMPs的动态平衡,加速对ECM降解,阻断肾脏纤维化,使尿毒症得到有效治疗,症状得到缓解。
总之,细胞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单位,维持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同时也释放着各种物质(酶、因子等)调节着人体大大小小各个系统的功能平衡。在受到内、外因素损伤时,细胞是主要受损和发生变化的功能单位。尿毒症是肾固有细胞损伤、功能丧失及被纤维瘢痕组织取代的最终产物。在治疗中应积级地阻止细胞的损伤,促进各类细胞功能的恢复,从病因,从根本上治疗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