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是指由于出生前、出生时、出生后早期的某些原因造成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症,脑瘫不是一种单纯的疾病。小儿脑瘫的主要表现为运动能力障碍(坐卧、站立、行走等)和姿势异常,可伴有智力落后、癫痫发作、行为异常、感觉障碍及其他异常等。尽管临床症状可随年龄的增长和脑的发育成熟而变化,但是其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病变却固定不变
小儿脑瘫是一种常见病,发病率在千分之 1~5 。我国现有脑瘫患者 600 万人以上,每年新增患儿约5 万人 。脑瘫患儿 70% 生活在贫困地区,这与当地医疗条件差和医疗水平密切相关。由于大多数脑瘫孩子 的家境贫寒,往往只能放弃治疗,造成终生残疾。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负担。据统计,脑瘫在基本生活需要支持方面列残障的第三位,在致残原因方面列第五位,在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脑瘫已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小儿脑瘫的直接原因是脑的损伤和脑发育不良。很多原因可以构成高危因素,简单的可以将其分为出生前(妊娠)期(占 20 %)、出生期(占 60 ~ 70 %)、出生后早期(1 个月内)的伤害(占 15 ~ 20 %)。一般认为,出生时窒息、早产未成熟儿、出生后重症黄疸为脑瘫的三大主要致病因素。
小儿脑性瘫痪的病理与临床:CP的病理改变最常见为不同程度的大脑皮质萎缩,脑回变窄,脑沟增宽。病变可波及脑叶一部分或半球,可为双侧,但多不对称。皮质下白质疏松,产生囊样变性,甚至形成囊腔。神经细胞数减少,神经胶质细胞增生。锥体呈现弥漫性变性。核黄疸后可致苍白球及下丘脑的对称性脱髓鞘变化。其临床表现有痉挛型、手足徐动型、强直型、共济失调型、肌张力低下型、震颤型及混合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