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据统计,我国高血压病患者已达8000万之多,其中尤以老年患者为多。由于高血压病是引起中风冠心病的重要危害因素,一些高血压病人常常要求医生开一些见效快的降压药,或擅自加大降压药剂量和增加服药次数,想在短时间内把血压降至正常,这种心情可以理解。殊不知,这种操之过急的做法,会发生种种不良后果以至危及生命。
 
    众所周知,高血压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硬化,血管壁弹性降低,收缩和舒张的能力差,发病时间长等特点,尤其高龄患者,在冬天血管处于收缩状态,血液流动缓慢,再说人体的心、脑、肾重要器官的正常血流灌注,都必须维持"较高"的血压,才能保持正常血液循环。如营养心肌的冠状动脉因硬化而阻力增高,血压过低时,心脏供血不足,脑、肝、肾等血流量也随之减少,就会产生一系列缺血、缺氧的症状,医学上称之为"降压灌注不良综合征",可出现头昏、头痛、眼花、颈项强直疼痛、上肢麻木、全身无力、嗜睡等。应该警惕的是,这些表现与血压过高引起的症状相类似,如未能及时测量血压,而误认为是血压过高所致,再急用降压药物或加大降压药剂量,则会发生突然失明、神志昏迷、半身瘫痪、心绞痛或严重的心律紊乱、急性肾功能衰竭、肝细胞损害等,有的可由于心肌梗塞而猝死。
 
    "降压灌注不良综合征"多发生于体质虚弱的重症高血压患者和老年人。能引起上述症状的药物较多,常用于胍乙啶、复方降压胶丸、心痛定等,尤其在两种以上降压药联合使用时副作用更明显。如心痛定配合双氢克尿塞、胍乙啶配合双氢克尿塞时要特别小心。
 
    必须指出的是,血压急降锐减,血流缓慢时还容易发生血栓,血栓尤易在血压偏低的睡眠中脱落,而造成脑血管内血栓形成,这种缺血性中风多发生在清晨,病人可突发肢体活动障碍,语言不清而神志清醒的情况。如冠状动脉内的血栓脱落,也可突发心肌梗塞而暴死。
 
    鉴于血压急降对患者造成很多危害,高血压病人特别是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在服降压药时,应请医生检查决定,千万不能自作主张用多种药物或随意加大剂量。对于Ⅱ、Ⅲ期高血压和老年患者,服降压药应从小剂量开始,定时测量血压,并根据血压及全身情况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要知道,高血压病人是需要终生治疗的,病人往往性情急躁,而精神情绪对血压的影响是很大的,故在药物降压的同时,要注意自我心理调节,保持愉悦、豁达的心理状态。可打太极拳、养花弄草、书法绘画、听轻音乐、戒烟忌酗酒、饮食清淡少盐;肥胖者控制体重,生活规律,保持良好睡眠等,这些无疑有益于血压稳定,而不能一味依赖于用药。
 
    有关专家说得好:血压稳定,心脑平安。控制血压使其长期稳定,必须有决心、毅力和掌握有关知识,家庭最好备血压计,让亲人学会测量血压,只有经常测量血压,按血压数值调节降压药剂量,既坚持用药,又不操之过急,才能使血压保持稳定,心脑得以平安。

天天健康网美食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