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出血性疾病诊断分类。
由于出血性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其治疗原则也有所不同。原发性出血性疾病多为先天性或遗传性疾病,其治疗原则以补充疗法为主。如血友病需输注新鲜血浆,或补充相应的凝血因子浓缩制剂。而继发性出血性疾病都是由其他疾病所引起的,治疗基础疾病,实际上就等于治疗出血性疾病。如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基础疾病经过治疗得到控制时,出血症状即可得到改善。继发性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治疗肝胆疾患有利于维生素K的吸收,可以改善凝血因子的合成而使出血症状好转。另外,还有药物治疗,如止血药物(通过收缩血管平滑肌或改善毛细血管脆性及通透性达到止血的目的);作用于血小板,如ADP、去甲肾上腺素等(可促进血小板的聚集);促进凝血的药物,如凝血酶、抑肽酶等;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如6-氨基乙酸、对羧基苄胺等;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制剂,多用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改善其出血倾向。
当人体的止血机能发生障碍时,引起皮肤、粘膜和内脏的自发性出血或轻微损伤后出血不止的征象,凡具有这种出血倾向的疾病均可称为出血性疾病。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主要有过敏性疾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播散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单纯性紫癜和老年性紫癜等。那么,出血性疾病是如何引起的呢?人体的止血机能包括血管、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三方面因素,任何一方面发生障碍,即可引起出血。根据引起出血的不同机制,出血性疾病可分为三类:
血管因素异常:包括血管本身异常和血管外因素异常引起的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紫癜、维生素缺乏症、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即为血管本身异常所致。老年性紫癜、高胱氨酸尿症等即为血管外因素异常所致。
血小板异常:血小板数量改变和粘附、聚集、释放反应等功能障碍均可引起出血。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血小板增多症等,均为血小板数量异常所致的出血性疾病。血小板无力症、巨型血小板病等为血小板功能障碍所致的出血性疾病。
凝血因子异常:包括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症和后天获得性凝血因子异常两方面。如血友病甲(缺乏Ⅷ因子)和血友病乙(缺乏Ⅸ因子)均为性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维生素K缺乏症、肝脏疾病所致的出血多为获得性凝血因子异常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