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 系RNA病毒,病毒颗粒呈球形或细长形,直径为80~120nm 有一层脂质囊膜,膜上有糖蛋白纤突,是由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所构成(图11-5) 均具有抗原性。血凝素促使病毒吸附到细胞上,故其抗体能中和病毒 免疫学上起主要作用;神经氨酸酶作用点在于细胞释放病毒,故其抗体不能中和病毒,但能限制病毒释放 缩短感染过程。

  流感病毒的核酸是8个片段的单股RNA 核蛋白质上有特异性,可用补体结合试验将其区分为甲、乙 丙三型。抗核蛋白质的抗体对病毒感染无保护作用。除核蛋白质外 核心内还有三个多聚酶蛋白(P1、P2、P3) 其性质不明。核心外有膜蛋白(M1、M2)和脂质囊膜包围

  甲型流感病毒变异是常见的自然现象 主要是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的变异。血凝素有H1、H2 H3,而神经氨酸酶仅有N1、N2 有时只有一种抗原发生变异,有时两种抗原同时发生变异,例如1946~1957年的甲型流行株为(H1N1) 1957~1968年的流行株为(H2N2)。1968年7月香港发生的一次流感流行是由甲(H3N2)毒株引起,自1972年以来历次流感流行均由甲型(H3N2)所致 与以往的流行株相比,抗原特性仅有细微变化,但均属(H3N2)株 自1976年以来旧株(H1N1)又起,称为“俄国株”(H1N1),在年轻人中(尤其是学生)引起流行 甲型流感病毒的变异,系由于两株不同毒株同时感染单个细胞,造成病毒基因重新组合 使血凝素或/与神经氨酸酶同时发生变化,导致新型的出现,称为抗原性转变(antigenic shift) 例如在人群中流行株的血凝素基因与鸟型流感病毒基因重新组合;另一种称为抗原性漂流(antigenic drift),由于在免疫系统压力下流感病素通过变异与选择而成的流行株,主要的改变在血凝素上氨基酸的替代 1968年以来的HN各流行株都是如此。

  Webster RG等1993年报导:根据8株甲型流感病毒RNA片段的核苷酸序列种素分析 人类宿主的甲型流感病毒来自鸟类流感病毒基因库。作者对意大利猪群中循环的经典H1N1株、鸟型H1N1株和人类株进行种系分析发现基因重组是在欧洲猪群中鸟类与人类病毒间进行 作者认为欧洲猪可能作为人类与鸟类宿主的流感病毒基因重新组合的混合场所,因此提出下一次世界大流行可能从欧洲开始。

  【发病机理】

  带有流感病毒颗粒的飞沫(直径一般小于10μm)吸入呼吸道后 病毒的神经氨基酸酶破坏神经氨酸,使粘蛋白水解,糖蛋白受体暴露 糖蛋白受体乃与血凝素(含糖蛋白成分)结合,这是一种专一性吸附。具特异性 它能被血凝素抗体所抵制。在人的呼吸道分泌物中有一种可溶性粘液蛋白,也具有流感病毒受体也能结合血凝素 从而抵制病毒侵入细胞,但只有在流感症状出现后,呼吸道粘液分泌增多时 才有一定的防护作用。病毒穿入细胞时,其包膜丢失在细胞外 在感染早期,流感病毒RNA被转运到细胞核内,在病毒转录酶和细胞RNA多聚酶Ⅱ的参与下 病毒RNA被转录完成后,形成互补RNA及病毒RNA合成的换板。互补RNA迅速与核蛋白体结合 构成信息RNA,在复制酶的参与下复制出病毒RNA,再移行到细胞质中参加装配 核蛋白在细胞襞内合成后,很快转移到细胞核,与病毒RNA结合成核成熟前 各种病毒成份已结合在细胞表面,最后的装配称为芽生,局部的细胞膜向外隆起 包围住结合在细胞膜上的核衣壳,成为新合成的有感染性的病毒体。此时神经氨酸酶可水解细胞表面的糖蛋白 释放N-乙酰神经氨酸,促使复制病毒由细胞释放散感染到附近细胞,并使大量呼吸道貌岸然纤毛上皮细胞受染 变性、坏死和脱落,产生炎症反应 临床上可出现发热、肌肉痛和白细胞减低等全身毒血症样反应,但不发生病毒血症

  单纯碱型流感的病理变化主要是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膜变性 坏死和脱落,起病4~5天后,基底细胞层开始增生 形成未分化的上皮细胞,2周后纤毛上皮细胞重新出现和修复。流感病毒肺炎型则有肺脏充血和水肿 切面呈暗红色,气管和支气管内有血性分泌物,粘膜下层有灶性出血 水肿和细胞浸润,肺泡腔内含有纤维蛋白和渗出液,呈现浆液性出血性支气管肺炎 应用荧光抗体技术可检出流感病毒。若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则肺炎呈片状实变或有脓肿形成 易发生脓胸、气胸。如并发肺炎球菌感染 可呈大叶或小叶实变。继发链球菌、肺炎杆菌感染时 则多表现为间质性肺炎。
 

天天健康网美食频道